出国留学归来的人在思维上和一直待在国内的人相比有什么不同?
先讲个故事,遇到过一个美国留学的同事,他温文有礼,说话十分有条理,开会的时候会写满满一白板,做计划很有逻辑,他看重结果,也注重过程,做事效率很快,今天刚说完了要做某个项目,明天PPT都写好了,这样的人是不是很优秀?可惜呆了一个月就走了。
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一流教育的影子,性格上他谦和有礼,工作上能力明显,那怎么还是离职了呢?
主要是因为公司要求的是结果,这个同事留学回来后他的素质是很高的,可是他把公司当成了一个学校,导师会听你的***,耐心地陪着你做实验。
可在公司里,每分每秒都是钱,多一天就要消耗几万的人员成本。他最大的遗憾是思维和公司没有保持一致,不知道你身边的留学生是否是这样,经过了大量自由时间的学习,已经养成了自己掌握事项的习惯,或许这就是和国内的不同吧。
海归多数与一直待在国内的人思维更开阔,包容性更强。这种情况不止是中国,而应该是普遍存在世界各地,而且这个因素也是造成文化差异地域冲突的重要原因。
人类的社会性基因导致我们的趋同性,多数人的意识更容易受到周边煽动性言论影响。加之各国媒体又更倾向传递本土文化的价值观,所以即使是中立的媒体报道,也会有激进的民族主义着对异族文化进行发酵,从而影响普通民众的判断。
特别是国内的传播管制,一直待在国内的人,很难接触到不同的声音。所以一旦有机会跳出原有的文化圈子,所有的华人都会惊讶于那些完全不同的观点和视角,然后触发更多的思考。
智慧的人会变得更睿智,通过几年异域文化的学习和感悟,有了思辨的能力。当然愚钝人的也有,可能全盘接受外部信息,自己觉得洋气,回国之后会显得格格不入。
所以,如果海归思维比多数本土人都一些不同,这种现象与海归人群的眼界更开阔有关,但与个人的思想境界,思辨能力关系更密切。
出国留学一定会看到一些不同之处,看到不同,就会有所感悟。出去足够的时间后,思维上也会发生变化,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批判性会增强。
其实,就是东北人去一趟南方,就感觉到差异都是很大的。南方人头脑灵活,似乎许多人都有做生意的想法。东北许多地方,修鞋的、弹棉花的,差不多都是南方人。东北人在东北,就喜欢稳定的工作,即使是收入很低,也会安于现状,他们大多不理解一些南方人可以随时地换单位。
现在出国旅游很容易,出去的人,走马观花就会有诸多感慨。比如去日本后,看到他们很干净,宾馆的房间及厕所,收拾得让人服气。马路上有关人员在修破损的路面,有人专门站在那里,向行人鞠躬道歉。日本的小学生,天气冷的时候,也穿得单薄,似乎不怕感冒。比如去美国的时候,他们的空乘人员,许多人年纪都挺大。开车上路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公路远没有我们的好。在机场也能看到流浪汉在某个角落里蜷缩着。美国人对诚信的重视到了苛刻的程度,发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记录***,马上开除。美国公务员的招聘,也有面试,应聘人员要超过录取人数。美国的电子付款,远没有中国发达。再比如去某个东南亚国家,看到一个***子女的婚礼,那排场可是前所未有,可见其***程度有多严重。
如果在某个国家留学一段时间,那感触会更深刻。当然,还是要看去的是什么样的国家。是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是宗教氛围浓厚的国家,还是无神论为主的国家。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都会对人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会让人产生各种各样的对比。生活理念、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社会交往;思维方式、处事方式等方面,都要发生变化。
有一个留学生,原本内向,在外国留学一段时间后,像是变了一个人,活泼好动了许多。有外国同学结婚,他不远万里去参加婚礼。胆量大了,眼界也开阔了,也有担当了。
当然,不管在哪里留学,只要回到国内,就又很快知道如何适应周围的环境了。即使观念有变化,也不会按外国的观念来为人处事,或在工作中表现出来。
不管怎么说,出去感受一下,会让人有所改变的。许多事情,除了熟悉的方法,还可以有其它方式完成。所谓创新,也需要启发。出去的过程,就是受启发的过程。
有人说,贫穷会限制人的想象力,其实,知识贫乏、眼界狭隘、观念陈旧都会限制人的想象力。要形成创新思维,那就要多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可能完成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