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百年名校到底有哪些历史底蕴?历史底蕴真的有用吗?为大学带来了什么?
哪些名校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有百年历史的名校文化底蕴一定很深,学校也会列举从本校走出来的一些历史文化名人来提高知名度,也不知道谁成就了谁!
美国,一个建国只有二百多年的国家,一个州州之间划直线的国家,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他会和你比军事,比经济,比人均GDP,就不和你说历史,他们只知道一切向前看,总回头说身后那些陈芝麻烂谷子有毛用,又不当吃又不当喝的,人家就知道国家强大了,谁不服,削他!
个人认为大学历史底蕴主要包括:校史校训及由此衍生的学校科研、教学、自学治学氛围;图书馆藏书特别是珍版绝版藏书(在互联网发达的当下,这应不是优势或底蕴了吧);院士教授博导数量/杰青优青数;优势学科重点学科数;各级别实验室数;杰出校友数量、杰出校友在政界学术界商界等的社会影响力;等等。
上述历史底蕴对于提升大学竞争力、促进学校发展的推动力,优先顺序似乎是:
重点学科数、
院士杰青优青教授博导数(院士教授等不存在退休离休问题,其影响力可以延续终身)、
各级实验室数、
校史校训及治学氛围……
离开上述指标,单纯地谈百年名校、单纯地谈名校历史,个人认为没有意义。即使历史超过百年的学校,经历了晚清、民国、新中国(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似乎要划分为两个时代),我们的名校还有多少积淀可以传承下来并且有益?我十分怀疑!
进而言之,离开上述指标,所谓百年名校只剩空壳而已。
希望我们的名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要耽于所谓历史积淀而徘徊不前,底蕴是积淀千万不要是负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兴衰成败关系到国家命运,高校的底蕴决定了国家未来.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由他的教育水平左右,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指高校建设.比如全世界Top100大学美国占了60多所的名额.所以美国以其强大的教育***为基础,吸引了全世界最优秀的精英,具有全世界最强的研发,生产,和商业的能力.归根结底都是有强大且数量庞大并高质量有底蕴的百年高校为基础的.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的校训.由1908年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所建.战乱时期各个高校都随着国运的跌宕而颠沛流离,远致云南昆明,1946年后才又迁回清华园,祖国的艰难重建全部依仗这些高校的社会精英,包括不畏险阻回国的爱国志士.我相信这八个字都深深的烙在他们心里.这就是底蕴.高晓松在一起网络***节目怒斥一位清华学弟,象牙塔里的走出来的人都是国之重器,不应仅仅是精致的利己者.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所谓精英分子丢掉了本应有国之重器的功能,被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裹挟着.不论对错,只看事实.确实变了!丢掉了邓稼先两弹一星之父那些清华先辈为国效力服务的精神!
我是做留学工作的,帮助很多同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或是家人的期望,他们中间我相信有很多可以在某一个领域成为专家顶尖人才的人!当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回国效力纳税,无论是自愿还是“情非得已”但是也有很多人不问归期的留在海外.自李鸿章之始,我们已有百年的留学历史,越来越多了走出去,我希望有一天我们的高校可以真正的吸那些国外精英人才来中国留学,而不是每年几个亿的经费以五花八门的奖学金形式“请”一些国际友人几乎全免学费来华学习汉语!要知道们还有很多家庭的孩子因为贫困放弃了自己理想,或是姐弟兄妹之间“谦让”一次次的感动中国.
我们的高校有底蕴,底蕴也很重要,他是一个高校的灵魂.但是我们似乎在慢慢的与其渐行渐远.信心有一天我们会有更多的高校可以继续认认真真传承自己的文化底蕴而且可以真正吸引更多的海外精英,就像盛唐一样.梦回唐朝!
谢大圣邀请!
清华、北大、交大、复旦、武大。这都是中华首屈一指名牌大学、她们历史悠久为祖国强盛民族兴旺、培育栋梁输送人才。今天放弃其它就简单话说武大。
国立武汉大学始建于1893年11月29日在这天湖广总督张之洞向清朝光绪皇帝上奏(设立自强学堂片)开办之初只设方言、算学、格至、商务四门专业由此揭开了近代华夏高等教育的序幕,开启了兴国兴教的征程,让武大获得辉煌的昨天。
武大从清朝建校至今一百多年来、面向全国择优录取生原、不断向各行各业输送人才和栋梁。她培养出李锐、(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刘西尧,(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孙凤鸣、(抗日英雄)。张培刚(中国经济学家)。方成、(中国艺术家)。等等国家干部、科学家、艺术家、人民英雄…她正以更快的速度继续为中国梦、民族富强培养精英润育栋梁!正走向康壮而又发达现代化征程的明天!谢谢关注!
想研究东亚历史文化,是在中国学习好,还是在日本留学好?
无论是从学习的理论、资料的丰富程度,还是就业的高度和广度,学习东亚历史文化,首先是美国,其次是日本,再次是国内。
有人要问,做东亚历史文化,为何要去美国、日本?首先第一点,美国、日本的文凭比国内文凭的含金量要高,当然,这只限于名校的状况。如果拿到美日名校的文凭,到中国一流大学谋个教职,是比较容易的事。
其次,中国有句话叫,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中国学习东亚文化,理论上有固有的定势,很难有突破。在大洋的彼岸,回望东亚,有一种新的视角。
比如北大、川大教授、博导罗志田,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硕士、普林斯顿大学博士,他是中国近代史名家哦。
我有位同学,是茅海建老师的博士生,大概读完博一,就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读博去了,他做的是东亚的朝贡体制,现在已在美国某大学教书。
那其次就是日本了。关于东亚历史文化,特别是中国历史文化,日本是一个重镇。他有很多理论、方法和资料,都值得我们借鉴。
我也有位寮友(留日时一起住在日中友好会馆后乐寮),当年本是南开大学博二生,到日本交换时考上京都大学,自费。京都大学当然比较变态,不允许双重学籍,这哥们果断从南开退学,到京都大学读书去了。
看你的背景吧。如果是长期在中国接受教育的话,继续深造的话可以选择去日本;如果长期在日本接受教育的话,建议来中国。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话,中国的资料无疑更加丰富;但研究近代以来历史的话,日本对你的启示可能会更大。整个东亚的近代史,与日本的近代化和殖民扩张密切相关。实际上,我在这两个地方都接受过比较长时间的教育,主要研究日本近代的经济史,它可以帮助你把整个东亚近代的历史发展,地缘关系有机地串起来。
其实我觉得进入到研究的领域,更为重要的是你的问题意识,也就是说你要研究什么问题?我来到日本早稻田,对我最大的帮助也是在问题意识。花了一年,两年,往往都在寻找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这不是在哪个国家就能帮助你找到的,需要前期大量的积累和试错。从这点来说,我觉得日本更适合从事研究。因为日本有所谓的seminar,老师门下的所有学生每周都要聚会,汇报自己研究问题的进展。这一方面是一种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不断的讨论,找到真正有价值的问题。但这种机制在国内是缺乏的。
另外,相比较而言,日本拥有更好的历史研究的传统。不论任何学科,都比较重视对历史的研究和把握。如果没法找到重要的史料,是很难得到老师认可的。从出版物来看,日本的出版物也相对的比较扎实。我们相对于比较着急毕业,抓紧写完论文。但日本的同学相对于不这么着急,想尽量完善论文,找到更多的资料。这是研究风格的本质差异。
总之,如果你的研究方向和近代史相关的话,日本是更好的选择,风气也更为开放和自由。如果在东大,京大,早大等日本名校的话,也是不错的资历。
我先从一个小故事说起。崔永元为了拍口述历史,抗战***纪录片,去了日本NHK,他说他想看张学良的演讲,NHK就跟他找出来了一个张学良的30分钟演讲。崔永元当下就震惊了,震惊的是日本保存历史资料保存的这么好。这给了他很大的***,加速了他赶快拍摄抗日英雄们的决心。要知道很多抗日英雄可能已经风烛残年,时光不等人。
笔者十分爱看纪录片。NHK的看的比较多。NHK拍摄纪录片的历史比较长,拍摄历史纪录片题材的也比较多。
日本十分重视录音、求证、书稿,我曾经在日本的纪录片上看到很多珍贵的镜头,历史人物留下的证言或者影像,营造出一种可信之感,以及一种从小处着眼看整个风云诡谲时代的感觉,毕竟纪录片的灵魂,就是真实。
我相信我们也能够拍出这样的纪录片,但就是有没有人去拍,有没有人愿意去钻研,去做这些并不一定能够立即产生很大金钱价值的事,这是个问号。
中国拥有博大的历史,与海量的资料。我毕竟不是一线的研究[_a***_],不具权威性。我只知道,在挖掘历史、正反辩证论述,同时在努力传达给现今世人的方面,日本或许做得比我们好一点。为了让年轻人了解历史,日本严肃题材的纪录片,常常也会找去当红的偶像明星,去做解说与探访。这点值得我们借鉴。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学术环境的问题。如何能够基于历史看到客观的存在,这需要一个较为包容和容许试错的环境。这一点值得思考。
下面我凭着印象写下,我看过的比较好的NHK历史类纪录片,和中国相关的。
(1)《中国文明之光》
(2)《故宫至宝》
(3)《圆的战争》
(4)《毒气岛》
等等。
留学历史上什么时候出现的?
留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但它在现代意义上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在19世纪,欧洲国家开始积极派遣学生到其他国家进行学术研究和学习。
这种趋势在20世纪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交流的增加。因此,留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并在之后的几十年内持续发展至今。
为什么在日本留学还要学习日本历史?
在日本留学不一定非要学习日本历史。
日本留学,种类(方向)也有挺多种,比如有的人只读语言学校学习日语,有的人去读专门学校,有的人考大学,还有的人是本科毕业才留学,目的是读研究生。
这里只说说考大学的情况。日本留学,考大学要通过一个考试来进行,叫日本留学试验,分文理科。无论文理,日语和数学都是必考科目(实际上只有日语必考,因为有的学校只看这个。另外文理科的数学也不一样,这里不细说)。除此之外,理科学生要考理科科目,物理、化学、生物,3选2。而文科学生,要考综合科目,具体科目涉及政史地+经济和社会。这里的历史包含日本历史。
所以,从上述内容可以得知,如果是理科学生,完全不需要学习日本历史,文科才需要,而且也不是100%需要。至于上了大学以后,文科我不了解,理解的话,如果不想学习历史,完全可以不学。
并不是非要学习日本历史,但多看一些这些历史是非常有意义的,理论上也是值得学的,一个国家的历史并不仅仅在本国学习,学习日本历史有助于看清中国的历史,对照中国历史对日本的记载,以及日本历史对中国的记载,日本距离中国最近,也是非常密切的国家,目前日本是保留中国文化和传统最多的地区之一,可能很多中国传统文化都不见了,但日本有中国文化保留,这是宝藏,为什么不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