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去外面吃的情况下,留学生如何安排出简单便捷、营养均衡且一周内不重复的午餐和晚餐?
热量:午餐/晚餐可以吃到720-900kcal。
重量:人的胃容量有限,一般来讲,可以装下的食物在500-700g之间。
结构:一顿合格的午餐/晚餐需要具备三个种类的食物,即主食(谷薯类)+蔬菜+肉蛋(或豆制品)+烹饪用油。
分别讨论一下每个元素应如何安排:
主食篇:米饭1-2碗,每碗250g左右 / 生面条、生米粉等谷类 75-150g / 玉米1-2根 / 红薯土豆等薯类,拳头大小2-3拳 / 馒头包子等面食,2个左右 / 切片面包 3-4片
肉肉篇:红肉,100g,尽量选择瘦肉,1-2个掌心大小 / 鱼肉,150g,1-2个掌心大小 / 虾 10-15个 / 鸡蛋两个 / 豆腐,200g左右,香干、百叶,100g,腐竹、腐皮50g。
烹饪用油篇:分配到午餐的食用油大概15g左右,晚餐用量可适当少些。日常生活,我们都会买大桶的油,5L的桶装油,一瓶盖大概10g,可依次把握这个量。
蔬菜篇:午餐/晚餐的蔬菜量建议吃200-300g(生重)。尽可能保证一半是绿叶菜,150g,大约30kcal。叶类蔬菜的分量比较好估计,一般来说,一捧蔬菜大概是100g,午餐/晚餐能吃2-3捧,已经非常棒了。
具体到做菜,怎么方便怎么来,留学生做菜党可注意把握好原则:一个菜+一个主食,一口锅一个碗全部搞定,哪个元素不够添哪里。以上列出的都是一人份用量,具体是做一个人,还是三个人,是只做午餐还是一次做两餐,可根据具体情况,对用量再具体斟酌。
你觉得留学生需要会做饭吗?
父母的爱是无私而伟大的,请珍惜父母的爱
短短四分钟的小***,讲了一个刚到美国留学的七尺男儿,准备在同学聚餐上做个番茄炒蛋。发现不会做,赶紧给远在国内的爸妈发微信:“妈,我问你,番茄炒蛋是先放番茄还是先放鸡蛋?”
爸妈争相语音教学搞得他更焦心,于是干脆大半夜爬起来,给他现做了一道番茄炒蛋,还拍成了教学小***。可他在跟朋友聊天中才发现,自己忘了美国和中国有12小时的时差,也就是说爸妈其实是半夜四点半爬起来,给他录得***。
***抓住了时差、争相教学的语音对话、连夜拍***等都直观表达了的中国式父母伟大而忘我的亲情,“儿行千里,母担忧”,从片子后面男孩顿悟时差可以看出独在异乡,心里倍感亲情的厚重。有人说家的味道是搜索不到的,片子的精髓在于温情的撼动,不必过于捉襟见肘,锱铢必较,为了喷而喷。但是我想说不同的声音才是进步的始然。
朋友圈也是瞬间分成了两派:
“一半人嘲讽大学生是“妈宝”,从小养尊处优,生活自理能力差,出了事情只会找妈妈;
另一半人在心疼这位妈妈的同时,忍不住批判“病态式”家庭教育。”
那么,当我们冷静下来后,是不是应该认真的来思考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病态式”家庭教育呢?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整天都围着家里唯一的独苗转,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舍不得打舍不得骂,舍不得让他吃一点苦、受一点罪,这直接导致的后果是:爸妈累死累活的工作,子女心安理得的当起了“甩手掌柜”。
小时候,想帮父母做点事情,父母会说这样的话:
“你去写作业吧,这里不需要你的帮忙,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这样才能赚大钱”
“现在学习才是首要任务,其他的事情不需要你担心”
“孩子还小,这些事情怎么能让他来做呢”
“现在不懂事没有关系,长大就好了,不着急”
可是,父母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明白:现在不懂事,没有人教,长大后怎么会懂事呢?如果孩子不从小开始教育,那长大之后怎么会懂事呢?
平时因为工作的关系,时常能接触到不少家庭,她们大多是会像我抱怨:
“老师,我家孩子特别调皮,有时候打他都不听话,真是没法管啊。”
“老师,我家孩子脾气特别急,一生气就喜欢摔东西,好说歹说都没用。”
“老师,为什么我家的孩子这么懒,不仅贪玩而且还不爱吃饭,每天饭端到他手上,他都不吃,特别挑食,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坦率来讲,这些问题本质上没有错,错的是,当孩子犯错时候,你没有及时正确沟通并解决这些问题。
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可真正有多少父母去实践过第一老师的责任。一个班级,那么多学生,老师没有时间给你孩子更多关注,当他步入社会、步入工作中时,生活往往给他***的一记耳光,现实的残酷投射的是家庭教育的写实!
高压力、高负荷的运转,让这个社会的人变得都很焦躁不安,作为父母,我们想给孩子好的教育环境、好的家庭环境、好的生活环境。可父母思考过,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难道就是我们让他上好的学校、是给她好的物质条件吗?
显然不是
为人父母,当然希望和孩子永葆亲密,只是我们也很容易忘记,与此同时,我们更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而开头提及的这段***,以及与之相似的无数个家庭,与其说传递了一份温情,不如说给了我们一个提醒:生活,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整个社会都大谈创新、大谈教育的时候,我们需要时不时停下来,想想孩子最需要的、也是最根本的能力到底是什么,才能让孩子避免成为一个“巨婴”。
中国的父母是世上最辛苦的父母,也造就了最多的巨婴。
很多父母望子成龙,他们舍得在教育上投入巨资,舍得给孩子提供自己能力所及的最好的物质生活,却舍不得让孩吃一点点苦,受一点点罪。很多孩子在家里没洗过一次碗,没拖过一次地,有的孩子甚至到了上大学,连衣服都不会洗。
但是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随着他们身体的发育,各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从不会做到学会做,从做得不像样到做得井井有条,这是必经的过程。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
我们总在说现在的孩子不懂事,可是却不知道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保护得太好了,不让他们懂事。要想让孩子从小明事理能为他人着想体谅父母,就应该从小让孩子吃点苦,让他们识得人间疾苦,懂得珍惜懂得体谅。
家长懂得放手,让孩子学会自立自强,是孩子受用终生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