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我国有哪些既毕业于国内军校又在外国军校留学的人?这些人里谁是名气最大的?
清朝***为提高新军的素质,可谓不遗余力,于各省开办武备学堂的同时,还挑选武备学堂中的一些优秀学生出国深造,作为将来新军中的高级军官。由于阎锡山学习相当刻苦,对出操、训练等军事科目十分认真,对教官、督练官也很恭敬,因而颇为老师们喜欢,同学们也愿意与他交往,后来他还当上了学生班长。正因为如此,他一毕业既被清山西当局派出去日本留学深造。这是阎锡山第一次走出国门,也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 1907年秋,阎锡山经过弘前步兵三十一联队一年的实习,结业后转入东京士官学校。士官学校这六期士官生的队长是冈村宁次,教官为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是他的同学。阎锡山与他们关系甚为密切,而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侵华日军的首脑。
开国元帅刘伯承
刘帅在1912年初时考入四川重庆蜀军***开办的将校学堂,年底以优异成绩毕业然后被分配到川军第5师,在川军大佬熊克武手下担任基层军干部。在14年的川军生涯中,刘伯承先后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护国战争、***战争,因为作战勇敢从排长、司务长一直干到泸州起义的“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在战争期间右眼中弹,因为做手术时坚持不用麻药,强忍70余刀一声不吭,从此被誉为“军神”而名扬天下。
泸州起义后,刘伯承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从此脱离了川军加入中国***,参与并领导了中国***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后,刘伯承受党的委派前往苏联学习军事,进入苏联最高军事学府——伏龙芝军事学院。历时3年学成归国,从此成为人民军队的高级指挥员。本着“治军先治校”的原则,刘伯承在指挥作战的同时又举办军事训练班,对广大的指战员讲授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这些方略与课程,并且撰写大量军事教材,促进了广大指挥员军事素质的提高。
解放后,刘伯承担任新中国第一所军事院校——南京军事学院首任院长,任职7年多,为***的现代化、正规化转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刘伯承元帅
刘帅1912年2月考入蜀军***开办的将校学堂,蜀军将校学堂由四川都督府都督尹昌衡与1912年创办于成都,刘帅曾在此学习十个月。1927年奉命派赴苏联学习军事,先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后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伏龙芝军事学院创办于1918年,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美国西点军校以及法国圣西尔军校并称世界“四大军校”,是举世闻名的军事家摇篮。
(2)左权将军
左权将军毕业于黄埔一期,1927年入伏龙芝军事学院。
(3)刘亚楼将军
刘亚楼将军1936年入红军大学,红军大学1936年于1936年创办于陕北瓦窑堡,是红军培养军事、政治人才的高级学校。1939年入伏龙芝军事学院。
(1)程潜
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同盟会元老,1903年入湖南武备学堂学习,1907年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炮科。
(2)阎锡山
晋系军阀的首领,蒋介石结拜兄弟,同盟会元老。光绪28年还是柜台伙计的阎锡山考入山西武备学堂,光绪29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3)王叔铭
***空军一级上将,空军总司令,1924年考入黄埔一期步兵科,1927年入苏联空军高级战斗轰***驱逐科进修。
(4)李烈钧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辛亥革命元老,讨袁军总司令。光绪27年入江西武备学堂,光绪31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科。
(5)何柱国
***陆军中将,东北军将领。后弃暗投明加入***,1917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后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
(6)黄慕松
***陆军上将,曾两次代理陆军大学校长。1904年毕业于广东武备学堂,后被选送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7)钱大钧
蒋介石手下“八大金刚”之一,1913年入武汉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学习,期间因为革命问题肄业,1916年重新回到武汉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学习毕业,此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
(8)邹作华
先是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五期炮兵科,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十二期炮兵科,是***内著名的炮兵专家。1934任陆军炮兵学校(也就是后来的南京炮兵学院)校长。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太行山上》有个桥段,朱总司令和左权副参谋长率领的八路军总部遭到日军追击,总部没有作战部队随行掩护,只能在山沟里隐蔽起来。丧心病狂的鬼子搜寻不到八路军,就把未及逃跑的乡亲们关进大屋里准备放火***,朱总司令命令开通电台呼叫援军,被左权制止了。
日寇当时装备了无线电定位仪器,八路军电台只要开机工作,就将被锁定位置,同时遭到敌人机动部队的合围。左副参谋长灵机一动,直接用步话机呼叫129师师部,并且用俄语向师长刘伯承传达了朱老总的命令,第386旅772团随即火速赶来。
日军通讯兵虽然截获了左权和刘伯承的明语通话,无奈不懂俄语只能干着急,懵逼中八路军主力772团已经拍马杀到,解救了百姓并全歼日军,战斗中772 团团长叶成焕壮烈牺牲。这段故事其实是有瑕疵的,权且不说八路军那会是否拥有步话机这样的高端设备,772团如曹操一般的奔袭速度也不合情理,名将叶成焕更不是牺牲在这次战斗中。
它主要表达的是左权和刘伯承都通晓俄语,并且在通话中佐证两个人是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同学。其实仍然谬也,尽管他们都曾在苏联同校学习军事,但年轻12岁的左权却是刘伯承在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学长,根本不是同期入学。
左权将军是湖南醴陵人,与陈赓、宋希濂、李默庵、陈明仁等湘籍名将一样,原本都是湘军元老程潜在广州开办的“大本营陆军讲武堂”学员,1924年整体并入黄埔军校,编为第一期第六队。参加完第二次东征战役后,1925年底便被党派往苏联深造。
时年20岁的左权先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俄语,1927年9月正式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1930年6月毕业回国。在江西苏区先后担任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参谋、参谋处长、红15军政委、红一军团参谋长等职务,长征到达陕北后还曾代理红一军团长,是红一方面军为数不多的“黄埔加伏龙芝”双料学历。
而左权迈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大门时,刘伯承正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前敌委员会参谋长。1927年底才远赴苏联进修军事,首先入学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因成绩优异于次年才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该学院的学制为三年,两人就读的都是“东方系中国班”,也是一起回到祖国的,因为苏区急需军事干部。
跟左权相比,刘伯承从军之前的毕业学校实在名不见经传,乃是四川地方军队开办的“蜀军将校学堂”,1912年入校,那是一个学制10个月的速成班性质的讲武堂(黄埔一期才7个月)。
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后,左权任副参谋长、前方指挥部参谋长,刘伯承任129 师师长,应该讲两人的级别差不许多,刘伯承略高。
左权将军失去带兵的机会是因为特殊情况(不细说了),如果是担任军事主官的话,大约可成为115师的旅长。
1942年5月,左权副参谋长在反扫荡作战中壮烈牺牲,1955年刘伯承被授予元帅军衔,若非左权将军英年早逝,授大将衔应该没有问题。
能同时满足既毕业于国内军校,又到外国军校留学的人还真不多,想了一下,也就几个而已。
他们之中比较出名的有:
蒋介石:1907年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兵科,1908年赴日本,入东京振武学校。
廖耀湘: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步兵科,1930年被派往法国圣西尔军校留学。
郭汝瑰: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五期,1931年4月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九一八事变后,为表示对日本侵略中国的***,郭汝瑰退学,回到中国。
杨杰:说到杨杰可能大家不大熟悉。他是云南大理人,白族,民国时期的军事泰斗,和蒋百里、白崇禧、刘斐一起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三个半参谋长。他后来还出任陆军大学教育长和驻苏联大使。他的《国防新论》《军事与国防》《大军统帅学》《战争要诀》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每一个想成为高级军官的必备读物。1949年,杨杰将军被策划起义,被军统***。杨杰先是报考云南陆军速成学堂,后又考入保定军校,1907年被清***派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21年,他考入日本陆军大学校学习。
左权:1924年3月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同年11月转入黄埔军校学习。1925年赴苏联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1927年9月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刘伯承:1912年考入重庆蜀军***开办的将校学堂,学习军事。1927年底赴苏联学习军事,先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后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1930年回国。
叶挺:1917年考入保定军校工兵科,1924年去苏联留学,先后进入东方劳动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
军事职业教育学习动力机制主要有?
一是建立任职资格动力机制,把军事职业教育学习成果,纳入军官、士官和文职人员任职资格体系;
二是建立入学资格动力机制,把军事职业教育学习成果,纳入军队人员接受院校教育培训和出国军事留学的送学条件;
三是建立经济补助动力机制,对自费参加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并获得学历学位的军队人员给予学费补助;
四是建立学历学位动力机制,探索设立微学位、在线专业学位,实现学历学位继续教育与国家学历学位教育体系接轨。
和末代皇后婉容私通的那个人是谁?这个人最后竟成了千万富翁?
身为皇帝,最可悲的就是自己在位时手里没有实权,更可悲的是看到父辈们打下的江山在自己手里灭亡。
从1908年光绪帝病危开始,溥仪就是被接进宫来准备继承皇帝的人选,当时的溥仪才2岁。等到溥仪3岁的时候,由其父载沣摄政,隆裕太后垂帘听政,溥仪就开始进入了幼年皇帝生活。
童年的溥仪还不懂何为政治,1912年溥仪就被迫退位,清王朝276年的统治被推翻,年仅六岁的溥仪转眼就从成了逊帝。
九一八事变后,当伪满洲的皇帝,成了日本的傀儡,这个皇帝当的是最窝囊,有人说溥仪是最***的亡国之君,跟明朝亡国之君崇祯相比,溥仪退位之后还能享受皇帝待遇。
其实我想说的是,溥仪并不容易,也不***,甚至有点悲惨。
溥仪前半生中的那些女人们
1922年溥仪到了立后的年纪了,最终综合种种因素,17岁的婉容成为溥仪的皇后,14岁的文绣成为皇妃。
但是婚后几个人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幸福。
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说,因为从小就生活在皇宫,宫女们常年居住皇宫,生活禁锢百无聊赖,当然也有想通过溥仪上位的念头,便轮番哄着懵懂的溥仪玩闺房游戏,年龄尚小又没有节制,以至于溥仪年纪轻轻就身体透支,不能人道,所以婚后婉容和文绣都是“孀居”状态。
文绣因为相貌平平,所以不太受溥仪的待见,而且,重要的场合,溥仪都不带文绣,所以文绣不免很失落。相比文绣,因为婉容才貌双全、温柔耐心,所以溥仪其实很喜欢和婉容待在一起,出去见重要的客人,也都会带着婉容。这让文绣觉得自己毫无用处。
文绣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一方面因为文绣是一个女人,一个正常女人的需求溥仪都给不了,文绣自然觉得无趣,另一方面民国建立了,西方先进思想传进了中国,女人不必像封建时代一般约束自己,文绣更加渴望自由的生活,于是,在百般的努力下,文绣成为第一位和皇帝离婚的妃子,当然也是唯一一位。
那为什么婉容会背叛溥仪和别人私通呢?
这在溥仪看来,文绣和他离婚,让他丢尽颜面。他把所有的原因全部归结为婉容,因为文绣嫉妒婉容,所以才会提出离婚,渐渐的,婉容和溥仪之间产生了裂痕。
九一八事变后,溥仪成为伪满洲国的皇帝,说是皇帝,其实也就是一个傀儡,溥仪要听从日本人的命令,他在日本人那里受了气,就只会朝婉容发火。无疑,婉容成为了受气包,婉容在每一次受气中,都在和溥仪渐行渐远。
最后,她既忍受不了和溥仪只有夫妻之名没有夫妻之实的事实,又忍受不了溥仪整天对她骂骂咧咧的,她背着溥仪出轨了。
那个人就是溥仪的侍卫祁继忠。祁继忠生的不错,英俊潇洒的,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他就勾引婉容,而婉容因为空虚,身边正好缺个知冷知热陪伴的,所以两人很自然的靠在了一起。后来溥仪派祁继忠去日本留学,两人关系就断了。
有了第一次偷情,就会有第二次。因为人的欲望都是越来越大。
婉容第二次出轨的人是溥仪的侍卫李体育。俗话说,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两人偷情没有多久,就被溥仪发现了,而且婉容还怀孕了,这更让溥仪生气。
溥仪逼问两人,最后婉容把出轨祁继忠和李体育的事告诉了溥仪。溥仪为了维护自己的脸面,他没有把事情闹大,只是私下处理了。他给了李体育一笔封口费,让他离开了。
最终在婉容的苦苦哀求下,溥仪还是同意婉容把孩子生了下来。但是生下来之后,就被溥仪扔到了锅炉里,婉容知道女儿死了,精神崩溃了,最后病死了。
至于说婉容的情夫成为了千万富翁这个事,应该是子虚乌有的。因为祁继忠一开始就是日本人安排在溥仪身边的奸细,为日本人提供情报,后来成为了汉奸,跟在日本人身边做事,所谓汉奸都不得善终,祁继忠最后也是被杀了。至于李体育,他拿了溥仪的钱之后,回到乡下娶了媳妇,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一个小老百姓,他怎么可能有那么些钱。
所以婉容有情夫这件事可能是真的,但是他的情夫成为千万富翁则是没有根据的,极有可能是当时人们以为婉容跟着溥仪,溥仪还是个皇帝,日子过得不错,所以婉容接济情夫,但是溥仪的生活也是颠沛流离的,挥霍的无非就是当年离开紫禁城带出来的积蓄,即使溥仪有钱也不会便宜了给自己带绿帽子的家伙啊。